窗²生活保健
– 永遠打不到的蚊子真困擾!飛蚊症的生活預防 –
目錄
圖片引用自 眼科診所
張太太今年五十歲,兩天前眼睛前面忽然跑出好幾隻小蚊子,打了半天半隻也沒打著,盯著空白的背景,眼前突然出現數隻蚊子飛舞。 這種症狀有著非常生動的名詞「飛蚊症」,總讓患者困擾不已! 雖說一般良性飛蚊症不需太過緊張,但卻也不可掉以輕心, 輕者只是退化可靠日常保養或舒緩運動減緩或消失;嚴重時卻會造成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剝離,甚至造成失明。
窗²生活保健
目錄
圖片引用自 眼科診所
張太太今年五十歲,兩天前眼睛前面忽然跑出好幾隻小蚊子,打了半天半隻也沒打著,盯著空白的背景,眼前突然出現數隻蚊子飛舞。 這種症狀有著非常生動的名詞「飛蚊症」,總讓患者困擾不已! 雖說一般良性飛蚊症不需太過緊張,但卻也不可掉以輕心, 輕者只是退化可靠日常保養或舒緩運動減緩或消失;嚴重時卻會造成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剝離,甚至造成失明。
其實飛蚊症不完全是生病,而是眼睛玻璃體退化的自然生理反應, 這是由於玻璃體會隨著年齡而逐漸變性皺縮、出現雜質,玻璃會出現混濁物 ,有時會凝結成微小的粒狀或塊狀, 光線投射後造成影子,就會看到小黑點在眼前晃來晃去的「黑蚊」現象。
玻璃體的退化,是每個人必經的,孩童時期玻璃體體積由小變大撐住眼球,成人玻璃體與視網膜緊密相連,而後玻璃體退化體積變小,就會造成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離。玻璃體剝離時,病患會產生所謂的內視現象,即視網膜「看到」自己眼內的雜質,以及光視現象,即視網膜「感覺到」玻璃體的拉扯,也就形成了「飛蚊症」。
當年齡漸長、近視、眼睛開過刀或長期間盯電腦、手機螢幕用眼過度,飛蚊症就會提早發生。 尤其是在近視或白內障手術後的病人更易發生。
多在40歲以上發生,退化性飛蚊症是正常老化的結果,玻璃體大多分離平順, 患者看到一點或一圈的雜質則是游離的纖維, 當眼睛注視白色背景物, 光線會將這些纖維投射在視網膜上,視覺上看起來就像會飛舞的蚊子,此種類型屬於「退化性飛蚊症」,這時患者看到的飛蚊黑點數量不會太多。
若是玻璃體分離不平順或是伴隨其他疾病,就可能因出血而看到極多的黑點, 這時病患感覺飛蚊症有數十點至上百點黑點, 如合併高度近視或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另外眼內或玻璃體發炎也可能因大量白血球滲於玻璃體中而出現黑影,這些都屬於「病理性飛蚊症」,這時飛蚊症對視力會產生威脅, 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 。
△對於高度近視高危險群,建議定期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確定沒有視網膜破洞或血管病變等問題。
△ 良性飛蚊症不需要特別治療,可試著與它和平共存,如遇到漂浮物遮到中心視線,可嘗試使眼球上下左右轉動,讓眼球內之漂浮物移開中心視線,有時也會隨著時間症狀會減緩或消失。
△ 如果在閱讀或工作時發現「飛蚊」,眼睛先可避開太亮的背景,將眼球上下左右移動,暫時移開飛蚊;如果覺得飛蚊症不影響視力,也可以嚐試在睡覺時,將枕頭墊高,因為玻璃體混濁物其密度往往較正常玻璃體高,由於重力的關係,這些混濁物,會沉降到眼球的最低點,而不會擋到視軸,所以飛蚊症的情形會有改善。
究竟罹患的飛蚊症是退化性或是病理性,只能靠醫師眼底散瞳檢查才能得知, 但若是眼前小黑點的數量突然增加,就有可能伴隨視網膜剝離,或是利驟然下降, 建議找眼科醫生檢查確認。 當您到眼科就診時,醫師通常會幫您散大瞳孔以進行全視網膜檢查,目的就是為了排除上述所說的嚴重的視網膜病變,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以上敘述源自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醫師)。
1.避免高速衝撞動作
有飛蚊症、高度近視的人建議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只要有撞擊或易摔倒的活動都較不適合做, 例如,雲霄飛車、高空彈跳等等, 玻璃體因外力過度晃動, 眼球中的玻璃體容易往前衝。 易造成視網膜的拉扯,眼球在拉扯下就可能拉出視網膜的破洞,造成視網膜剝離發生。
2.補充抗氧化營養素
日常可以多攝取具有抗氧化的食物, 從牛奶、蛋、魚、全穀物及豆類、深綠色蔬菜及蔬果補充營養 ,例如多攝取乳清蛋白、有機雞蛋(自由放養)、綠葉蔬菜、綠花椰菜、藍莓、 40歲後可以適度補充營養品如葉黃素、玉米黃素。
3.控制好血糖、血壓
糖尿病的患者,眼睛往往調節力衰退比別人早而且進行迅速。 糖尿病、高血壓、眼中風,當控制不良病情嚴重時,有時就會在玻璃體內造成出血,這時也會造成病理性的飛蚊症 ,病患就會覺得眼前有嚴重飛蚊症的感覺,會看到如雲朵狀、 蝗蟲成群或墨汁一團,血量大時甚至眼睛視力整個黑掉。因此,除了平常嚴密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血壓,更特別留意自己眼前出現的變化,如有異狀儘快就醫。
4.以按摩促進眼周血液循環
建議可每天早晚用熱毛巾熱敷眼睛,或經常按壓眼周, 目窗、睛明、四白、太陽、攢竹、魚腰、瞳子髎、承泣等穴道。 平時可適度閉眼休息, 用食指指腹緩慢、輕柔的在眼眶上下按摩約50次, 都是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舒緩眼睛疲勞的好方法。
眼科醫師建議為避免飛蚊症突然惡化, 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 若是已做雷射,雷射後每個月要追蹤,病情穩定後仍應每半年追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