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度數的原理
量視力,到底在量什麼?
其實我們最熟知的視力表,無論是E、C視力表或者是判讀英文字母或數字的視力表,都是在測量我們的Visual Activity,也就是視覺敏銳能力。 主要檢查的是「中心視力」,即檢查「視網膜黃斑部中心凹」的視敏度。
一般指的視力,就是指矯正視力,我們常說,度數深不代表視力差,經過矯正一樣可以達到好的視力!
在衡量眼睛的敏銳度時,我們不是以字體大小衡量視力的!
我們以物體的距離與相對於眼睛的視角作為標準,視角越小代表視力越好。
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1.0的視力即在20英尺外仍可分辨一分視角。
20/100的解釋方式是:在一般人於100呎的距離可讀出的視標,要走近到20呎才讀得出來。
簡單來說,想要知道自己大約的度數,只要找出自己能看清楚的最遠距離就可以了。也就是只要找出遠點,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的度數。
超簡單,教你怎麼判斷自己大概度數
使用黑白對比鮮明的視標,以20/20的視標作為標準,1分視角的視標大約是5mm長寬的E字。我已經幫你準備好了如下圖。
使用手機能得到最佳效果
警語:以下為快速測測法,純屬好玩僅供參考,正確的視力矯正還包含散光、近用與輻輳調節,想得到完整數據還請找驗光師驗光唷~
需準備的工具有:
- 遮眼棒一支,或你的手掌(切記不要重壓在眼球上)
- 皮尺或捲尺一只
- 上面那張E圖
測測步驟:
- 拿掉眼鏡讓自己呈現無矯正狀態(裸視)
- 決定受測眼,然後將另外一眼遮住。
- 將準備好的視標放在眼前平視,先找出能清楚看見視標的距離,再慢慢拉遠距離,找到開始變糊的瞬間,並停在這裡。
- 測量距離,你得到了遠點。
- 套入公式:(-1)/(遠點單位公尺)=近視度數
遠點若為40公分,則度數為-1/0.4=-2.5D=近視250度。
若要拿到10公分才看得清楚,則度數為-1/0.1=-10D=近視1000度
註:這個遊戲完全測不出散光度數,只能抓出近視度數。所以如果你散光比近視還深,就會不太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