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過辦公室的環境傷害:[工作光害要小心,護眼撇步教給你],然而還有些工作或活動常處在高強光環境,本篇以「高強度光工作」與「日蝕攝影」為例,一起來看看高強度光對眼睛的影響,以及該如何防護吧~

高強度光線工作

有些族群工作上需要面對高強光侵襲,譬如會接觸到焊接、零件組裝,甚至探照燈、雷射光等強光的工作,這些光的能量相當大,譬如:直視電焊類型的強光,就像直視日光一樣的強烈,由於光線會聚集並成像在視網膜上,長期或直視高強度光線,可能造成眼球內視網膜被燒傷破壞畏光疊影視野變形、視線中間出現黑點血管增生視力衰退白內障,甚至喪失視力的問題。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FERRIS-WHEEL-AMUSEMENT-PARK-RIDES-2618716/

案例分享

案例一 : 電焊工人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許人化醫師分享一案例:一名29歲的電焊工人前來求診,由於雙眼疼痛又怕光,流淚不止、視力模糊,經了解後發現患者8小時前,未配戴護目鏡即直視強光工作,經醫生診斷為雙眼光害性角膜炎

主因角膜上皮受到紫外線傷害,細胞間連結缺損,造成大範圍角膜點狀破皮,之後開立眼藥水及口服藥治療,患者症狀才得以改善,通常至少需要一兩天治療時間,且要持續回門診追蹤,確認無其他眼部併發症的產生。

攝影師:MOVIDAGRAFICA BARCELONA,連結:PEXELS

案例二 : 雷射儀器操作員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的李安斐醫師分享:一位23歲男性在未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操作工業用雷射儀器,結果因視網膜高能量灼傷,而造成視網膜黃斑部裂孔(即黃斑部破洞),視力驟降至0.05。

在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佈滿接收訊息的神經細胞組織,黃斑部在視網膜中央,許多負責視覺與顏色覺椎狀細胞分布其中,是感光細胞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視網膜上影響視力最重要的構造,因此當黃斑部產生病變,都會視力下降(常發現時視力已降至0.1以下)、視覺上顏色變暗甚至變形等,及早發現可透過手術修復裂孔,當發現用眼不適、看物情形有異、閱讀困難等,應及早就醫,以免喪失視力。

圖片取自 上眼明眼科診所官網

案例三 : 組裝工程師

一位50歲組裝工程師,平時負責運動器材的儀表板組裝,因零件微小需要在強光下才看清楚,進行組裝作業,由於患者本身有一千度的高度近視,長期在每日8小時的強光照射下,起先是感受到眼睛酸澀,後來漸漸開始發現雙眼模糊、右眼看直線看物體,會歪曲變形,不論遠近都無法看清,才趕緊就醫。

臺南市立醫院眼科醫師洪純玲說明,由於強光中的藍光能量強,對視網膜的傷害很大,患者高度近視又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引發了黃斑部病變,幸好患者及早就醫治療,否則很可能造成失明。

攝影師:TIMA MIROSHNICHENKO,連結:PEXELS

高強光必備護眼撇步

在高強度光的環境工作,不論是否直視強光,都要配戴適合的護目鏡,作足必要的防護,降低強光對眼睛的傷害;平時多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攝取維生素A, C, D, E、β-胡蘿蔔素與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含紅蘿蔔、菠菜、鮭魚、綠色花椰菜、柑橘類水果等;若雙眼已常對光感到敏感,平時應選配100%抗UV的墨鏡或依視路第八代全視線鏡片,養成防護的生活習慣。

(圖左) 攝影師:奥尼尔 孙,連結:PEXELS

(圖右上) 攝影師:MALI MAEDER,連結:PEXELS

(圖右下) 攝影師:CATS COMING,連結:PEXELS

日蝕攝影要小心

另外不只攝影師,其實大眾都容易接觸並參與到天文奇景─日蝕,不論是日全蝕、日環蝕、日偏食,許多人流行用1.戴墨鏡直接觀測,或2.透過深色玻璃紙或底片來觀測,甚至3.肉眼直視、直接透過相機觀景窗的方式拍攝,但這些其實都無法達到足夠的保護效果,甚至僅一段時間就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

案例分享 : 直視日全蝕

在美國紐約曾有20幾歲的女子直視日全蝕僅6秒鐘,又戴了太陽眼鏡持續看了15至20秒,日蝕結束後幾個小時,發現視力漸漸模糊、周圍景色變得奇怪,一眼出現揮之不去的暗色區塊,就醫後才發現視網膜已受損,透過眼底檢查發現,眼睛細胞竟已灼出彎月形狀。

(左圖)攝影師:DREW RAE,連結:PEXELS

(右圖) 取自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正確防護,安心看日蝕

由於過量的紫外線會造成眼球灼傷,也可能造成白內障,觀測異象時建議使用合格的日蝕眼鏡或太陽濾鏡,也可直接利用望遠鏡投影,而非直盯著太陽,也可利用紙板戳上1mm的小洞,對準距離30公分的紙板也可以投影出日蝕的樣貌。

不論身處哪種高強光環境,若捨了防護的環節,即使當下感覺還行,但其實早在不知不覺重創了眼睛,很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局面,因此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個人選配防護裝備前,可先諮詢醫師及專業配鏡驗光師